用温水冲洗液氩杜瓦瓶外壁的操作需遵循 “温和、可控、安全” 原则,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风险。以下是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:
-
环境与工具准备
-
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(氩气为惰性气体,过量积聚可能导致缺氧),远离火源、热源及密闭空间。
-
准备工具:温度可控的温水(20-30℃,用温度计实测,禁止超过 35℃)、软质尼龙毛刷(或海绵)、专用接水桶(收集融化的冰水,避免地面结冰打滑)、干燥抹布。
-
个人防护:佩戴低温防护手套(耐 - 200℃以上低温,如氯丁橡胶材质)、护目镜(防止冰水飞溅)、防滑鞋(避免地面湿滑摔倒)。
-
设备状态检查
-
确认杜瓦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,压力表显示压力正常(通常 0.2-0.8MPa),无明显泄漏声(如 “嘶嘶” 声)。
-
观察结冰部位:重点标记冰层厚度(超过 5mm 需缓慢处理)、是否伴随局部异常结霜(可能暗示泄漏点)。
-
控制水流与温度
-
用软管连接常温水龙头,先放掉管道内的冷水,待水温稳定在 20-30℃后(用温度计在出水口测量),调节水流为细流状态(流量约 5-10L/min),避免高压水流直接冲击。
-
分层缓慢冲洗
-
从冰层薄处开始,用温水轻柔冲洗,水流沿瓶壁自上而下流动(避免垂直冲击阀门、接口、真空塞等关键部位)。
-
若冰层较厚(超过 10mm),需分阶段处理:先冲洗外层薄冰,待融化 1/3 后暂停 10-15 分钟,让瓶体温度缓慢回升,再继续冲洗,防止温差过大导致应力损伤。
-
对顽固冰层(如局部冻结较硬),可用软毛刷蘸温水轻轻擦拭,禁止用硬物(如金属刷、铲子)刮冰,以免划伤瓶体外壁或破坏防腐涂层。
-
避开关键部件
-
阀门、压力表、液位计、真空排气口等精密部件禁止直接冲洗:可用湿润的海绵轻轻擦拭其表面冰层,并用干燥抹布及时吸干水分(防止水分渗入密封缝隙,低温下冻结导致部件卡涩)。
-
瓶口密封盖周围:仅用干燥抹布轻擦,避免水分进入内胆(影响真空绝热性能)。
-
观察与暂停
-
冲洗过程中持续观察:若发现局部冰层融化后露出金属表面有白霜快速复现,可能是泄漏点(低温氩气持续外泄),需立即停止冲洗,标记位置并后续检修。
-
每冲洗 5 分钟暂停 1 次,用手(戴防护手套)轻触瓶壁,感受温度变化:若局部仍冰冷刺骨(远低于环境温度),说明内部冷量外泄明显,需放慢冲洗速度。
-
干燥与检查
-
冰层完全融化后,用干燥抹布彻底擦干瓶体外壁(尤其是阀门、接口等部位),确保无残留水分(防止再次结冰)。
-
检查瓶体表面:是否有划痕、凹陷(可能因之前结冰膨胀导致),接口处是否有水滴冻结(暗示密封不良)。
-
排查结冰原因
-
若频繁结冰(每周超过 2 次),需进一步检查:
-
用肥皂水涂抹阀门、接口处,观察是否冒泡(判断是否泄漏);
-
联系厂家检测真空度(真空失效会导致冷量大量外泄,表现为整体均匀结冰)。
-
环境清理
-
用接水桶收集的冰水需及时倾倒至排水口,并用干抹布擦干地面,防止结冰打滑。
-
绝对禁止:用热水(>35℃)、蒸汽或明火加热,禁止直接泼洒温水(易导致局部骤热),禁止多人同时从不同方向冲洗(难以控制温差)。
-
应急情况:若冲洗时发现瓶体异常变形、泄漏加剧(压力骤降、出现明显白雾),立即停止操作,撤离至通风处,拨打设备厂家紧急电话,等待专业人员处理,期间禁止任何人靠近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在保护杜瓦瓶结构安全的前提下,有效清除外壁冰层,同时为后续排查结冰根源(如真空失效、泄漏)提供条件。日常需注意:杜瓦瓶应放置在干燥、通风环境,定期(每月)检查外壁结霜情况,发现异常及时处理,避免冰层过厚影响设备寿命。